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热力机械设备安全

热力机械设备安全

发布时间:2023-02-26 点击:15次

火力发电厂《安规》要求,需填用热力机械工作票的工作有哪些?

根据国家电网安监[2008]23号《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(火电厂动力部分、水电厂动力部分)》的通知规定,凡在热力和机械设备上工作均需填用热力机械工作票。条文如下:x0dx0a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x0dx0a2.1在热力和机械设备上工作,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x0dx0a2.1.1工作票制度;x0dx0a2.1.2工作许可制度;x0dx0a2.1.3工作监护制度;x0dx0a2.1.4工作间断、试运和终结制度x0dx0a2.1.5动火工作票制度;x0dx0a2.1.6操作票制度。x0dx0a2.2工作票制度x0dx0a2.2.1在热力和机械设备上工作,应填用工作票、工作任务单或事故应急抢修单,其方式有下列四种:x0dx0a2.2.1.1填用发电厂热力机械工作票(见附录A)。x0dx0a2.2.1.2填用发电厂热控工作票(见附录B)。x0dx0a2.2.1.3填用发电厂工作任务单(见附录C)。x0dx0a2.2.1.4填用发电厂事故应急抢修单(见附录D)。x0dx0ax0dx0ax0dx0a 2.2.2填用热力机械工作票的工作为:x0dx0a2.2.2.1需要将生产设备、系统停止运行或退出备用,由运行值班人员采取断开电源或气源,隔断与运行设备联系的热力系统,对被检修设备和系统进行泄压、通风、吹扫、加锁、悬挂标示牌、装设遮拦或围栏等任何一项安全措施的检修工作。x0dx0a本规程所称热力系统包括汽、水、氢、油、煤粉、燃气、瓦斯、烟、风、压缩空气以及输煤、脱硫、脱硝、除尘、冲灰、输灰等发电生产设备系统。x0dx0a

在热力和机械设备上工作,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哪些

在热力和机械设备上工作,为确保安全作业,停电;应采取隔离,泄压,通风,吹扫与冲洗,检测,加锁、悬挂标示牌与装设遮拦(围栏)等七项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。

——停电

(1)断开停运检修设备的电源(断开其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)。

(2)断开与检修的设备、系统相连的管道、烟道、风道上的电动(气动、液动)截门、调整门、挡板以及电磁阀、电液阀的动力电源。切断热机控制设备执行元件的操作能源。

(3)应在设备停止运行后方可执行停电措施。

——隔离

(1)转动机械设备的检修,应关闭所有应关闭的阀门、闸板、挡板,切断所有可能的动力源(气、水、油等)。并做好防转的措施,必要时还应采取可靠的制动措施。

如控制回路与其他leyu乐鱼设备设有联动、联锁关系的,还应将联动、联锁回路解除。

(2)汽、水、烟、风以及公共排污、疏水等热力系统检修,应关严所有应关闭的截门、闸板、挡板。如关闭不严,应关严前一道截门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。

(3)在下水沟(含除灰沟)、疏水沟或敷设有汽、水等管道、阀门的地下沟道和井下进行检修工作,应关闭向工作地点流入蒸汽或水等介质的有关截门或闸板。工作中如需冲洗沟道,应先将工作人员从沟道内撤离并清点人数无误后,再开启有关阀门或闸板。

(4)在设备内部工作,如设备下部有与系统连接的管口、孔洞等,应对这些管口、孔洞采取封闭隔离措施。

(5)在压力管道上进行长时间的检修工作时,检修管段应用带尾巴的堵板与运行中的管段隔断,或将它们之间的两个串联,严密不漏的阀门关严,两个串联阀门之间的疏水门或放水门应予打开。关闭的阀门和打开的疏水门或放水门应上锁,并挂标示牌。

——泄压

(1)设备检修前,应放尽系统内的汽、水、油等介质,确认已泄压和温度符合工作条件后,方可开始工作。

(2)做泄压措施前,应先检查确认检修的设备和系统确与运行部分可靠地隔离,然后方可缓慢开启有关阀门进行泄压。泄压操作时,人员不得正对压力释放的方向。

(3)检修的设备和系统是否已安全泄压,可通过阀门机械指示位置、热工仪表指示以及现场实际情况(如有汽、水流动声音等)进行综合分析确定。

针对热力和机械设备施工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写出安注意事项

工作负责人安全责任是: 1正确安全的组织工作; 2负责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是否正确完备和工作许可人所做的 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, 必要时予以补充; 3工作前对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, 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,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; 4督促、监护工作班成员遵守规程,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; 5工作班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; 6工作班成员变动是否合适。

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哪些?

首先不要漏电。因为电影里面带来相当严重的危害。其次要做好防水措施。不要让机械设备进水。进水后也会漏电的。

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是什么?

⑴ 置防护装置

要求是,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,凡高度在2m之内的所有传动带、转轴、传动链、联轴节、带轮、齿轮、飞轮、链轮、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,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。

对防护装置的要求:

a、安装牢固,性能可靠,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;

b、适合机器设备操作条件,不妨碍生产和操作;

c、经久耐用,不影响设备调整、修理、润滑和检查等;

d、防护装置本身不应给操作者造成危害;

e、机器异常时,防护装置应具有防止危险的功能;

f、自动化防护装置的电气、电子、机械组成部分,要求动作准确、性能稳定、并有检验线路性能是否可靠的方法。

⑵机器设备的设计,必须考虑检查和维修的方便性。必要时,应随设备供应专用检查,维修工具或装置。

⑶为防止运行中的机器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,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。

⑷机器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,以保证接近危险时能有效地制动。

扩展资料

1、涉及“两重点一重大”的生产装置、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。

2、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,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,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、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。

3、构成一级、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;涉及毒性气体、液化气体、剧毒液体的一级、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。

4、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、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。

5、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、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、设备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机械设备